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

校企合作,服务就业,共创双赢


发布日期:2010-04-13  作者:  来源:   阅读次数:
校企合作,服务就业,共创双赢
-----旅游与管理系毕业生就业工作回顾
为了落实学院关于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精神,适应高职学生就业形势,确保毕业生顺利就业。旅游与管理系确定了坚持以“百县千企联姻工程”为平台,以就业为导向,依托服务行业企业,实施顶岗实习与就业捆绑的就业工作思路,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从2006年至今,我系共有毕业生1215人,其中2007届毕业学生360人,年底一次性就业率为96.1%2008届毕业学生338人,年底一次性就业率为98.8%2009届毕业学生为181人,年底一次性就业协议率为98.3%2010届毕业生366人,目前就业率已经达到85%。
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成败关系到国家长远利益,关系到千家万户根本利益,关系到每位毕业生的前途和未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关系到学院发展。长期以来,旅游与管理系始终不敢有丝毫懈怠,终坚持把毕业生就业工作当成中心工作来抓。工作中,我们探索构建了“三种机制,保障就业;三个创新,确保就业;三拳并举,促进就业”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机制。
一、三种机制,保障就业
(一)建立了党政联手机制
为了保证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能充分发挥和利用现有的场地、设备、网络等资源,形成信息畅通、渠道顺畅、体系完整、措施有力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新局面。根据工作需要,旅游与管理系成立了由系党总支书记兼系主任为组长,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系办主任、教研室主任、辅导员、班主任为成员的就业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和统揽就业指导工作,毕业生就业工作办公室设在学生工作办公室内。几年来,该系每年都定期召开有关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党政联席专题会议,定位毕业生的就业区域、薪资待遇、市场开拓等重要问题,为毕业生实现顺利就业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思想保障。
(二)建立了全员参与机制
工作中,形成了“系主要领导亲自抓,班主任、辅导员具体抓,教研室主任协助抓,教职员工参与抓”的全员参与机制。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全面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力保障。
(三)建立了校企双赢机制
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该系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津京塘和西安等地区的114家大中型企业建立了人才供求关系,与其中的20家资质高,信誉好的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人才供求关系,在这20家企业中建立了这样的人才供求机制,一是在服务行业出现裁员,用人萎缩,供大于求的情况下,这些企业要为学校分忧,要尽其所能接纳一定数量的毕业生;二是在该系毕业生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在这些单位有用人需求的情况下,学校要尽其所能帮助这些企业推荐毕业生,满足企业用人愿望。这种校企合作人才供求机制的形成,为顺利完成就业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二、三个创新,推动就业
(一)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了人才专业背景与市场的对接
该系就业成绩的取得,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引进了国际先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在酒店管理专业构建了“新洛桑”人才培养模式。使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实训实习等人才培养方案更符合企业的要求,使人才培养更具针对性、时代性和可行性,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帮助学生充分就业和提高就业层次;使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学习与工作相结合,达到教、学、做有机结合,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了社会前沿的新知识、新工艺和新技术;并以此为突破口,辐射和带动了其他专业的教学改革,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此模式实施以来,在没有实行单独招生(面试)的情况下,该专业学生的就业率达到了100%。从而也不同程度的拉动了其它专业的学生就业。
(二)创新就业指导与服务课程模块,实现了就业观念的转变
在加强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中,该系改变了传统的就业课课堂教学的做法,将学生就业指导课分为四大模块进行,即国家就业现状与就业形势分析报告会、大学生创业专题讲座、高职生应聘的技巧和注意事项专题讲座和就业政策解析。四个模块的就业指导课,向毕业生传递三个信息:一是了解目前就业严峻的形势,使他们提前绷紧“就业难”这根弦,使他们尽早考虑自己的职业规划,积极主动联系就业单位;二是教育毕业生产生紧迫感和危机感;三是促使毕业生对就业的提前定位。从而转变毕业生传统的就业观念,树立了“先就业—再择业—后创业”“的就业理念。
(三)创新招聘模式,举办视频招聘会
积极主动与企事业单位联系,对凡有用人意向且愿意通过视频招聘的用人单位,该系专门组织视频招聘会,企业通过视频了解学生形象,学生通过耳麦与企业领导对话了解企业的基本情况,双方通过QQ相互沟通,到达招聘的目的。此举措降低了企业的招聘成本和学生的就业成本,实现了企业招聘和学生就业双赢的目的。深受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好评。近年来,视频招聘成功率在80%以上。
三、三拳并举,促进就业
(一)背着学生简历,上门推荐
针对高职毕业生在人才招聘现场屡次碰壁失败的现状,该系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尝试,避其锋芒,另辟蹊径,变被动为主动,推行了“背着毕业生简历创市场”的尝试。2009年元旦前后,学工办主任背着几十个毕业生求职简历,先后深入到福建厦门、泉州和晋江等地的大中型企业推荐毕业生,宣介院系情况,了解企业单位人才需求状况。对有用人意向的企业的员工生活条件、企业文化、收入待遇、发展空间、安全措施等进行全面考察,积极为学生争取实习期间的待遇。通过不懈的努力,在经融危机的严重就业形势下,打开了一条高职生就业之路。
(二)就业伊始,网络先行
安排专人在网上搜寻对口专业的大中型企业的邮箱。征得学生同意后,通过网络向一些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发布毕业生的简历和自荐书,抢占了先机,使毕业生提前介入市场,搭建了毕业生与企业先行接洽的平台,对有用人意向的企事业单位推行直接与毕业生联系,也可与学校联系“两条腿走路”的招聘形式,为毕业生赢得了时间。
(三)感情联姻,举办校企联合办学文艺晚会
组织毕业生利用业余时间排练与校企联合办学有关的文艺节目,每年坚持在毕业生顶岗实习前,举办“校企联合办学文艺晚会”,邀请优秀企业家与学生同台文艺演出,拉近了学校与企业的感情距离,增近了了解,增强了友谊,活跃了校企文化,激发了招聘氛围,参加演出的95%的毕业生被企业现场录用。
 
   [加入收藏]   [推荐给朋友]   [打印]   [关闭]  
 
关键词:校企 服务 就业 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