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赵瑜精神”心得体会
旅游与管理系 王晓娟
近期我院组织学习“赵瑜精神”,现将学习心得总结如下:
一、深入基层搞研究。
1959
年,即将从北京农业大学毕业的甘肃籍青年大学生赵瑜,面临着一个重大的人生抉择:留在优越的大城市,或者回到条件艰苦的农村。由于在校时门门功课都是优秀,又是带课老师看准的科研尖子,只要愿意,赵瑜完全有条件留京,或者分配到大的科研教学单位。老师和同学们也劝他:好不容易从农村出来,留在城市工作,肯定比到基层农村有前途。可赵瑜却不为所动,脑子里始终琢磨着一句话:搞育种怎么能离开土地?最终,他下定决心:到基层去!赵瑜本想回甘肃老家,可当时西北区分配名额很少,陕西1个,新疆1个,宁夏2个,甘肃、青海没有。于是,他在分配志愿表上郑重地填上了两个字:陕西。陕西武功和江苏南京是我国早期两大农业教育科研硅谷,被称为“南金陵,北武功”。而武功的西北农学院有一个知名教授赵洪璋,培育出了我国第一个知名小麦品种“碧蚂一号”。
赵瑜到基层搞研究,成功选育出小麦品种,“武农132”、“武农99”、“武农113”、“武农148”、“武农986”,在陕西和黄淮麦区其他几个省大面积推广,累计达6000多万亩,惠及无数农民群众。结合自己工作现状,做一线教师,总结教学经验,积累教学案例,将所教知识与实际运用结合在一起。职业院校培养学生日后从事某一项职业所必备的学识和技能,我们在备课时要注重学生知识运用的要求,搜集日常生活中的案例,引入课堂,让学生感觉要自己所学能够和日常生活结合,能够指导自己的生活。还有,在一线工作时,直接和学生接触,引导学生良好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当好学生思想上的领路人。
二、一心一意搞研究。
赵瑜用自己50多年的无悔坚守,服务人民、无私奉献。五十年间,赵瑜从一个稚嫩的懵懂青年变成了两鬓斑白的古稀老人,变成了一位研究员、育种专家;五十年间,豆村农场的老师和学生来了一拨又一拨,唯有赵瑜常年四季扎根在这里;五十年间,几经分合,当年的武功农校变更成了今天的杨凌职业技术学院,赵瑜的使命和作用却从未变更,劳作和创造也从未停止,小车不倒尽管推。
赵瑜的成功看似平常,实则不凡。一个人用五十年去做一件事情,需要的不仅仅是热情、奉献,更多的需要坚持,一心一意的坚持。结合自身,假设我将教学工作一心一意的做上五十年,不知道会不会研究出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我们经常在讲一个故事,两个和尚挖井的故事。一个和尚挖出井水,原因就是在于,在一个地方坚持不懈的挖下去,另一个是在很多个地方不停的挖,终究没有挖出水来。学习“赵瑜精神”后,我的最大体会就是,坚持干平凡的工作,五十年如一日的干下去,平凡的工作就会不平凡。
三、工作之余要思考。
2005
年,赵瑜偶然得知一家面粉企业从国外购进一批优质小麦,顿时来了兴趣:说不定这批优质小麦中可以挑出少许,作为杂交亲本材料!“进口优质小麦都是经过处理的,不发芽。”该厂技术人员的一句话,为赵瑜高涨的热情浇上了一盆凉水。赵瑜却不死心,心想:虽然出口国做了处理,但这么大的量,难免有“漏网之鱼”。看到赵瑜的执着,好心的技术人员特地从这批进口优质小麦中拿出2.5公斤,送给了他,为了做发芽试验,赵瑜想了个妙招:像生豆芽一样在被窝里催芽!一天,两天,三天,五天……到了第8天,奇迹出现了!赵瑜终于从中发现8粒胚芽萌动的麦粒。他如获至宝,迅速将这8粒‘宝贝’种在花盆中,放在温室里,像务花一样务苗。待长出分蘖和永久根后,再把它们移栽到试验地。
赵瑜的这件事情让我思考很久:遇到问题想办法,办法总比问题多。我们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典型问题就是,课程的吸引力。为了让自己的课程更有吸引力,努力学习。学习系里相关专业课,进入课堂充当学生,一次一次的听别的老师讲课,边听边想,如果是我讲,我会怎么去将这些内容,这个老师哪一点讲的好,学习他的教学方法,为什么要这样组织课堂?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学习时思考,才能学到自己想学的东西。
学习“赵瑜精神”是一项长期工作,用“赵瑜精神”指导日常教学更是要坚持不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