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党建工作 > 正文 >

旅游与管理学院学生导师制培养工作实施方案


发布日期:2022-05-19  作者:  来源:   阅读次数: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高质量抓好党建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按照学校“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学校“双高”建设任务要求,旅游与管理学院结合各专业特点和办学实际,制定学生导师制培养工作方案。

一、工作原则

(一)坚持立德树人,党建引领、三全育人;

(二)坚持五育并举,一专多能、全面发展;

(三)坚持分工协作,各有侧重、形成合力;

(四)坚持过程管理,综合评价、结果导向。

二、工作目标

把学校“正禾”育人工程与学院教育教学工作深度融合,针对学生个性特点,通过导师、辅导员(班主任)对每个学生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个性化、精细化指导,形成导师授业导学、辅导员思政导航、班主任精细管理、全体学生“四自教育”的工作格局,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

三、组织领导

成立学生导师制培养“三全育人”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生导师制培养方案的组织实施。

组长:王红相 周广阔 

成员:刘海龙 樊雅琴 张昌贵 苟小亮 王顶峰 张青山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学工办,刘海龙担任办公室主任。

四、工作措施及具体任务

(一)导师职责及聘任

1.导师的职责

(1)导师是学生大学三年期间的学业修读、专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和提升的第一责任人,必须在指导培养过程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2)指导解决好学生进入大学后的角色转换、人际交往、学习能力、专业兴趣及职业方向等方面的困惑和问题,做学生的人生导师;

(3)关注学生学习过程,指导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安排学习进程、确立学习目标等,并督导学生逐步完成;

(4)根据顶岗实习、实训任务书,指导学生掌握岗位技能要点,做好实习实训期间的学生管理、安全教育、专业指导、关心帮扶。

(5)指导学生开展各类职业技能比赛、创新创业大赛、互联网+比赛、专业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

(6)根据学生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7)配合辅导员、班主任等,组织学生参加“正禾”育人工程的活动,做好相关管理制度的宣讲、教育教学信息的收集与反馈等工作;

(8)引导学生养成良好、健康的兴趣爱好和运动锻炼习惯。

2.导师聘任

(1)学校导师每学年选聘一次,从专任教师中,以教师自荐、学院选聘和学生选择相结合进行;

(2)企业导师从技能大师、能工巧匠、技术骨干、企业高管等人员中选聘,并颁发聘书;

(3)按照学生专业及年级,每位导师指导学生以25~30名学生为单位;教研室成立导师团队,开展工作交流和研讨。

(二)工作任务

1.制订指导计划、细化培养方案

建立“一生一套学业规划”,以学期为单位,结合每个学生个性特点,制订适合学生的培养目标、指导计划和培养方案,明确学生学业计划、活动项目、学生需提升的专业技能、专业知识、职业素质等目标,指导督促学生分阶段的达成目标,学期末进行导师工作总结。

旅游与管理学院学生导师制培养计划、指导方案建议表,附件1。

2.思政引导、学业辅导、职业指导、生活向导

(1)对一年级学生侧重养成教育。培养学习能力、夯实专业基础、提高自我管理等能力,指导学生认识自我,熟悉专业、认知职业、了解行业,指导和帮助新生适应环境,加强行为养成、学习方法的指导,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激发学生学习专业兴趣。

(2)对二年级学生侧重专业能力提升。结合学生实际和专业特点,围绕“正禾”育人工程,贴近职业和职场,侧重于学生团队协作、沟通协调、人际交往等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指导学生专业课程学习、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专业技能训练、职业素质提升,培养学生一专多能。

(3)对三年级学生侧重于职业素质提升。侧重于学生的组织管理、执行力、创新思维、职业能力等的培养,指导学生实习实训、技能比赛、社会实践、创新创业、顶岗实习等活动,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3.导师指导方式

导师弹性安排指导时间,指导方式可集中或分散、共性指导或个别答疑、课中讲解或课后辅导、教室或宿舍、学校学习或企业实习、线上或线下等,具体时间和方式由导师自行决定。

(三)导师项目推荐

1.“正禾”育人,明德强能

新生入学后,组织导师和学生见面会,召开专业介绍、主题班会,组织专题活动、职业生涯指导等,结合专业特点,按照《旅游与管理学院“正禾”育人工程实施方案》,组织“灯塔引航”“爱国力行”“德种心田”“新知视野”“昂扬奋进”“行为养成”“人文浸润”“耕读修身”“饮水思源”“精技强能”10个项目中的活动,将学生参加活动获得的积分计入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职业技能、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2.双导师制,协同育人

导师可将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身体素质、人文素养、创新能力、专业技能等,分别对应各课程学习成绩、体能测试成绩、实训实习成绩、社会实践及参加社会活动成绩,也可对应于志愿者活动、文体活动、技能竞赛、创新创业活动、社会实践锻炼等具体可量化加分项目进行测评;企业导师可对学生在顶岗实习、实训或在实践教学环节中的任务完成、职业精神、职业态度、人际关系、沟通交流等方面的实际表现,对学生进行全过程、全方位指导和评价。

3.朋辈教育,互助提升

实施“导师+学长”,即导师可选拔品学兼优的高年级学生,协助导师指导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生活,通过朋辈互助,发挥朋辈学长的教育功能,实现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学习、相互教育。

4.个性发展,定制培养

导师根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制定个性化培养计划,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五、导师绩效管理

(一)导师工作津贴

将导师的工作绩效纳入学院奖励津贴分配。导师津贴由指导的学生人数(50%)和实际工作绩效(50%)两部分组成,导师津贴不低于260.00元/月。导师工作津贴计算如下式:

P=4.5n+135m%

n—指导学生人数,m—绩效考核评分

(二)考核评价

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重点工作与常规工作相结合、过程与结果相结合,根据导师工作成效、学生取得的各项成绩及日常表现等,对导师工作进行绩效考核评分。

旅游与管理学院学生导师绩效考核表,见附件2;

旅游与管理学院学生导师满意度测评表,见附件3。

1.导师考核随教职工年度考核一并进行,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等级。

2.“优秀导师”颁发证书,在岗位聘任、职称评定、职务晋升、评先评优时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

3.导师的考核结果,作为教师工作年度考核、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和岗位聘任的门槛条件。导师考核不合格的教师,视为当年度考核不合格。

4.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确定为不合格:

(1)有违反《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者;

(2)因工作未尽职尽责,造成不良影响者;

(3)学生满意度测评的满意率未达到60%;

(4)工作懈怠、敷衍推脱,经诫勉提醒仍不改进者。

六、工作要求

(一)学生导师制培养工作对落实立德树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学院加强和改进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引导学生建成优良学风、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重要抓手,全体教师要高度重视,做出实效。

(二)遵循教书育人和学生成长规律,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扎实稳步推进,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总结、优化和完善。

(三)“导师制培养”工作是一项系统的育人工程,要注重过程管理、结果导向。党支部要结合专业特点和学生实际,统筹规划,把“党建+导师制培养”工作做出成效。

旅游与管理学院

2021年9月15日